一直以來BAT都是個偽命題,三者之間并非純粹的戰(zhàn)略競爭關系,而是交織了商業(yè)利益爭奪和戰(zhàn)略格局爭奪的混合型產(chǎn)物。但在商業(yè)利益上的沖突,與戰(zhàn)略往往沒有關系。例如淘寶屏蔽百度搜索,不過是利益的爭奪,并不能證明兩者在戰(zhàn)略上能構成直接競爭關系。而淘寶屏蔽微信,是戰(zhàn)略級別的,只是更像戰(zhàn)略防御行為。這一點在PC時代不甚明顯,在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,則可讓人更清晰地看到真相。
PC時代的應用場景是高度集中化的,百度作為流量入口,具備高效分發(fā)的能力,阿里巴巴作為商品交易平臺,在電商方面無人能敵,騰訊作為用戶入口,具備提供增值服務和其他各種服務的能力。因此BAT三者的商業(yè)內(nèi)核分別是,百度賣流量,阿里巴巴買來流量賣廣告,騰訊從內(nèi)生流量中提供增值服務。
到了移動時代,應用場景分散了,已不存在一個具備集中高效分發(fā)能力的場景入口。有人覺得微信是入口,但微信的溝通平臺過于強大,用戶認知根深蒂固,要從這個溝通平臺中延伸出應用場景并不容易,因此微信只好耗費巨資制造場景,如嘀嘀打車砸巨資補貼、收購大眾點評等。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錢包,則更是高度依賴場景變現(xiàn)的基礎工具,購買商品支付時激發(fā)錢包跳出來,但用戶的主動打開行為則比例不高,因為應用場景不夠,在移動時代已是其天然缺陷。而百度在應用場景方面是不缺的,只是缺少一個基礎支付工具,但相比制造應用場景,從技術手段來解決支付的基礎問題,似乎難度小得多。
阿里巴巴
阿里方面,雖然支付寶錢包因PC支付寶用戶的不斷遷移,顯得相當強大,但阿里巴巴缺乏移動應用場景。實體和虛擬商品的銷售,只是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眾多應用場景中的一小塊。阿里在未來若想活命,要做兩件事,一是把PC端的用戶和商戶趕到移動端,二是開辟移動生活服務這個更廣闊的市場,制造更多無線應用場景。
遺憾的是,這兩個任務阿里目前一個也沒有完成,進展不順。商品購買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需要大趨勢配合,強行轟上去是沒用的,而移動生活服務,從38節(jié)手機淘寶的促銷可以看到,效果不明顯。這個市場也是需要培養(yǎng)的,也許是個漫長的過程,著急也沒有用。阿里若能從實體商品電商轉向生活服務電商,移動端的應用場景才能多起來,但這個任務很難,并非其自身是否努力所決定的,更多時候還要看天時。
騰訊
騰訊方面,微信支付發(fā)展迅速,讓阿里緊張,但騰訊還差一步才能讓阿里崩潰,這一步看上去容易,其實很難。騰訊總體而言仍是個封閉的體系,基于社交關系發(fā)展出來的商業(yè)模式,其應用場景也是有所欠缺的。微信雖然不同于QQ,但邏輯上一脈相承,用戶在微信和QQ上的強需求仍是溝通、社交、游戲、增值服務,與購物有關的需求是次級需求。騰訊開發(fā)出更多的應用場景,讓用戶習慣,才真是阿里的滅頂之災,目前這個狀況,威脅阿里電商地位還只是美好愿望。
過去QQ上不乏用寶貴的彈窗資源推廣QQ網(wǎng)購和商城,但能有多少產(chǎn)出值得懷疑,相信這也是騰訊放棄電商的重要原因之一?,F(xiàn)在的微信正如一座設施齊全的大型市場,招商卻成了問題,騰訊也試圖基于此優(yōu)勢不斷制造應用場景,可成本較高,有些應用場景的的制造并不自然,甚至違背人性。紅包只是一時熱鬧,打車只靠補貼,從玩樂到用戶消費行為這一段路,轉化率比較低。不過,由于微信有龐大的用戶基數(shù)和用戶粘度,其發(fā)展?jié)摿υ谀壳皝砜慈匀皇荁AT中最大的。
百度
百度方面,應用場景沒問題,應該是BAT三家中最完備的一家,不過百度的移動端應用場景,與PC端完全相反,是碎片化的。百度14款用戶過億產(chǎn)品,只有手機百度和地圖是兩個最大的入口,移動視頻和app分發(fā)也很強,尚沒有發(fā)展到前兩者的體量。其他如糯米團購,旅游中間頁等業(yè)務,使得百度的經(jīng)濟結構較為完整,具備相當大的移動業(yè)務潛力。
可百度的問題在于支付,騰訊那邊是蓋好房子了,等商家來做生意,等用戶來消費。百度這邊是不缺乏需要消費的用戶,也不缺乏想做買賣的商家,但沒有蓋好房子。支付的更基礎建筑,就是賬戶體系。這兩年百度也在建設統(tǒng)一的賬戶體系方面想了不少辦法,目的就是為了給那些豐富的應用場景做好基礎設施建設。從技術上來說,構建支付這種基礎設施的難度要比構建應用場景小多了,有了應用場景,移動支付可以水到渠成。
結論
綜上所述,在移動時代BAT三家的各自特點是,百度有應用場景,但缺乏基礎設施;阿里缺應用場景,狹義的基礎設施完備;騰訊也缺應用場景,廣義的基礎設施完備。說到基礎設施的狹義與廣義,阿里的業(yè)務是垂直的,僅限于實體和虛擬商品電商,日后能不能跳出去還兩說著;而微信的業(yè)務從一開始就是廣義的,有無限可能,電商和生活服務都是其日后可以往下做的業(yè)務,且沒有包袱。
那么,這三家誰會最先從BAT中消失呢?必然是阿里巴巴。這個問題,只要仔細想一下就能很明白了。人們會天天登錄微信,較高頻次地使用移動搜索等,有幾個會天天去淘寶上買東西,或進行支付。購物和支付原本就是次級需求,并非不可替代,可微信和移動搜索這類業(yè)務,在使用頻次上要遠高于任何購物和支付,可替代性也較低。
過去十年,人們把阿里與騰訊和百度作為并駕齊驅的對手,其實是錯誤的,關公戰(zhàn)秦瓊。阿里有其優(yōu)勢,但絕不在于提供廣義的大眾服務上。騰訊和百度提供的,則是完完全全的大眾服務,騰訊每天3億人登陸QQ,百度每天50億次搜索請求,這已非每天幾千萬人訪問的阿里,可以解釋的問題了。
因此,未來幾年人人會越來越認清一個現(xiàn)實,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戰(zhàn)略爭奪將主要在騰訊和百度之間展開,而曾被人們寄予厚望的阿里巴巴,將首先從BAT之中掉隊,去做它該做的事情。